成语名字
上烝下报
成语发音
shàng zhēng xià bào
成语含义
形容行为善恶有报,好人终有好报,坏人终有坏报。
成语解释
成语“上烝下报”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上”、“烝”、“下”和“报”。其中,“上”表示往上,指的是好的行为;“烝”表示祭祀,代表一种善行;“下”表示往下,指的是坏的行为;“报”表示报应,指的是善恶行为*终会有相应的结果。整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好人终会有好报,坏人终会有坏报,善恶行为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告诫人们要行善积德,不要做坏事,因为善恶行为终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可以在教育场合、道德教育活动中使用,也可以用来劝告他人。
成语起源
成语“上烝下报”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在古代社会,人们会举行祭祀仪式,向神灵祈福。祭祀时,人们会把食物、酒水等供品放在祭坛上,然后祭祀者会跪在祭坛前,向神灵祈求。人们相信,只要他们诚心诚意地祭祀,神灵就会保佑他们。如果人们行善积德,就会得到神灵的保佑,好事会接连不断地发生;如果人们做坏事,就会招致神灵的惩罚,坏事也会接连发生。
成语结构
上烝下报的结构是“上下”的对称结构,通过“烝”和“报”这两个字,形成了一种善恶行为的对比。
词语例句
1. 他一直行善积德,相信“上烝下报”一定会得到好报。
2.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恶行为都有相应的后果,真正的好人终会有好报。
3. 不要做坏事,因为“上烝下报”,坏人*终会受到惩罚。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的每个字都用一个形象的场景来联想记忆,例如,“上”可以联想到往上爬山,表示好的行为;“烝”可以联想到祭祀仪式中的供品,表示善行;“下”可以联想到往下跌落,表示坏的行为;“报”可以联想到回报,表示善恶行为的结果。
成语延伸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善恶行为有关的成语,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等,了解更多关于善恶行为与回报的文化内涵。
成语造句
1. 我知道“上烝下报”的意思,就是做好事会有好结果。
2. 老师告诉我们要行善积德,因为“上烝下报”是人们的信仰。
3. 在社会上,我们要遵守法律、遵循道德准则,因为“上烝下报”是客观存在的。
4.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相信“上烝下报”,努力做好事,追求更好的未来。
带上烝下报字词语
带上烝下报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