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弄斧班门
成语发音
nòng fǔ bān mén
成语含义
指人不懂装懂,自以为是地表现自己的技能或知识,结果却暴露出自己的无知和愚蠢。
成语解释
成语“弄斧班门”源自古代官府中的斧班,斧班是由专门的官员负责管理和使用的。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在不懂斧工技艺的情况下,故意在斧班门前摆弄斧头,以显示自己的技能或知识,结果却暴露出自己的无知和愚蠢。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那些自以为是,却实际上无知或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表面上看似很专业,实际上只是在装样子的人。
成语起源
据说,古代有一位名叫王仲的人,他自命不凡,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是个斧工高手。有一天,他故意在斧班门前摆弄斧头,以显示自己的技能。结果,其他斧工看到他摆弄斧头的样子,纷纷嘲笑他的无知和愚蠢。
成语结构
成语“弄斧班门”的结构为“动词+名词+名词”,其中“弄斧”表示动作,“班门”表示地点。
词语例句
1. 他在会议上一直自吹自擂,结果却被人戳穿了,真是弄斧班门。
2. 这个人总是自作聪明,但实际上只是在弄斧班门而已。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斧班门前摆弄斧头,自以为是地展示自己的技能,结果却被其他斧工嘲笑。这个场景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成语延伸
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自不量力”、“自作聪明”等,可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成语造句
1. 幼儿园学生:小明在画画的时候总是自以为是,结果画得一塌糊涂,真是弄斧班门。
2. 小红在课堂上一直表现得很自大,但她的成绩却很差,真是弄斧班门。
3. 中学生:小李总是在班级讨论时插话,却很少有实质性的贡献,同学们都觉得他在弄斧班门。
4. 这个同学在课上总是自以为是地跟老师争论,却经常被老师打脸,真是弄斧班门。
带弄斧班门字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