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诘屈聱牙
成语发音
jié qū áo yá
成语含义
指辩论时言辞犀利,弯曲晦涩,难以理解或解释。
成语解释
诘屈聱牙形容辩论时的言辞难以理解或解释,通常是指辩论双方的观点、理由等相互交锋,语言上的争辩不断扭曲、晦涩,难以得出明确的结论。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辩论、争论或争执的场合,特别是当辩论的双方言辞难以理解、扭曲晦涩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
成语起源
《庄子·外物》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两只鸟辩论的情景。一只鸟抓住了一条鱼,另一只鸟问它:“你为什么要抓住鱼?”第一只鸟回答:“我抓住鱼是因为我需要吃。”第二只鸟继续问:“你为什么需要吃?”第一只鸟回答:“我需要吃是因为我需要活下去。”第二只鸟再问:“你为什么需要活下去?”第一只鸟回答:“我需要活下去是因为我需要抓住鱼。”这样的循环辩论让人难以理解和解释,因此形成了成语“诘屈聱牙”。
成语结构
诘屈聱牙由四个字组成,其中“诘屈”是动词短语,表示辩论时言辞犀利,扭曲晦涩;“聱牙”是名词短语,表示难以理解或解释。
词语例句
1. 他的观点总是诘屈聱牙,让人很难理解。
2. 这场辩论中,双方的论点都诘屈聱牙,没有取得共识。
记忆技巧
将“诘屈聱牙”拆分为“诘屈”和“聱牙”,可以联想到两只鸟辩论的故事。同时,可以用形象的方式想象一只鸟的嘴巴被扭曲得很奇怪,难以解释清楚,进而联想到这个成语的含义。
成语延伸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辩论、争论的成语,如“争论纷纷”、“争分夺秒”等。同时,也可以学习相关的辩论技巧和沟通技巧,提高自己的辩论能力和表达能力。
成语造句
1. 老师上课讲解的时候,有些难懂的知识点总是诘屈聱牙,我听不懂。
2. 辩论比赛中,对方的观点总是诘屈聱牙,很难反驳。
3. 文学课上老师解析的一些古诗词,语言很诘屈聱牙,需要仔细品味。
4.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时候表达自己的观点会诘屈聱牙,需要不断修改。
带诘屈聱牙字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