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了夫人又折兵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意思、赔了夫人又折兵怎么读

成语名字

赔了夫人又折兵

成语发音

péi le fū rén yòu zhé bīng

成语含义

指在一次交易或行动中,不仅失去了原本的利益,还进一步遭受了损失。

成语解释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在进行一次交易或行动时,不仅失去了本来就已经确保的利益,还遭受了额外的损失。它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在某种交易中受到了双重打击,既失去了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又付出了额外的代价。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做事不慎重或计划不周全导致的损失。它可以用在商业谈判、合同签署、投资决策、战争策略等各种场景中,警示人们在做决策时要慎重考虑,避免因贪图一时的小利而导致更大的损失。

成语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故事。相传,明朝初年,中国的明成祖朱棣要攻打北方的鞑靼人,他派遣了一支军队前去作战。但是,由于明成祖的妃子娘娘被鞑靼人绑架,他不得不答应鞑靼人的要求,交出了大量的财宝来赎回娘娘。然而,鞑靼人在收到赎金之后,却并未放还娘娘,而是继续攻击明军,*终导致明军的重大损失。从此以后,人们用“赔了夫人又折兵”来形容这种损失。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四个词组成,分别是“赔了”、“夫人”、“又”和“折兵”。

词语例句

1. 他在这次交易中不仅失去了本来的利润,还花了更多的钱,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2. 这个投资计划看似有利可图,但如果不仔细考虑风险,很可能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3. 他在比赛中冲得太快,结果不仅没赢得比赛,还摔断了腿,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

1. 将“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个成语分成四个部分,分别记忆每个部分的意思和发音。

2. 将这个成语和明成祖朱棣的故事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明成祖为了救回娘娘而不得不付出双重代价的情景,加深记忆。

成语延伸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商业交易、军事战略相关的成语,如“得寸进尺”、“一败涂地”、“旗开得胜”等,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成语造句

1. 小学生

我在游戏中玩得太起劲,结果不小心把手机摔坏了,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2. 初中生

我在一次考试中因为太紧张,不仅答错了很多题,还丢了考试的笔,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3. 高中生

他在一次投资中贪图小利,结果不仅亏了本金,还借了很多债,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带赔了夫人又折兵字词语

带赔了夫人又折兵字成语

赔了夫人又折兵 赔了夫人又折兵


上一字:论功行赏
下一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