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疾雷不及掩耳
成语发音
jí léi bù jí yǎn ěr
成语含义
形容事物发生得极快,超过人的反应能力。
成语解释
疾雷不及掩耳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事物发生得极快,速度之快超过人的反应能力。雷声是非常响亮的,但掩耳却不能阻止雷声的传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某些事情发生得如此之快,以至于人们来不及做出反应。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事物发生得非常迅猛,超出人们的预料和反应能力。可以用来描述某些突发事件、快速的变化或者意外的情况。
成语起源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当时,项羽正在与刘邦作战,项羽派人去招募韩信,但韩信却投奔了刘邦。项羽得知消息后,非常愤怒,他说:“韩信背叛我,真是疾雷不及掩耳!”从此,这个成语就被人们用来形容事物发生得极快。
成语结构
疾雷不及掩耳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疾雷、不及、掩耳三个词组成。
词语例句
1. 他的行动犹如疾雷不及掩耳,让我们完全措手不及。
2. 这次变故来得猝不及防,犹如疾雷不及掩耳。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下当你正准备掩耳来阻止雷声传入耳朵时,雷声已经瞬间传来,速度之快让你来不及反应。
成语延伸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速度和迅猛相关的成语,如“如雷贯耳”、“迅雷不及掩耳”等。
成语造句
小学生
他的反应速度就像疾雷不及掩耳一样快。
初中生
这个消息传得疾雷不及掩耳,大家都很惊讶。
高中生
这场比赛的节奏非常快,简直疾雷不及掩耳。
大学生
这个项目的发展速度太快了,犹如疾雷不及掩耳。
带疾雷不及掩耳字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