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五体投地
成语发音
wǔ tǐ tóu dì
成语含义
形容非常崇拜或敬佩,心甘情愿地向某人或某事臣服。
成语解释
五体投地这个成语由“五体”和“投地”两个词组成。五体指的是头、手、膝、胸、足五个部位,投地表示跪倒在地。合起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崇拜、敬佩某人或某事,甘愿跪倒在地,表示完全臣服。
使用场景
五体投地多用于形容对某人或某事非常敬佩、崇拜的情感表达。通常用于正式场合或者形容对某人的极高评价。
成语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个名叫庄子的哲学家,他非常崇拜孔子的学说,每次见到孔子都会五体投地,表示自己对孔子的敬佩之情。后来,这个故事被用来形容对人或事物的极高敬佩。
成语结构
五体投地是一个由五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都有自己的意思,合在一起表示完全臣服、敬佩。
词语例句
1. 他对老师的教诲非常崇拜,每次见到老师都会五体投地。
2. 她在演唱会上表演得太出色了,观众们都五体投地。
3. 这个年轻人非常聪明才华横溢,让人五体投地。
记忆技巧
可以将五体投地与跪拜的动作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见到自己敬佩的人或事物时,心甘情愿地跪倒在地,表示完全臣服的情感。
成语延伸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敬佩、崇拜相关的成语,例如“拜倒在地”、“顶礼膜拜”等。
成语造句
1. 我对我的爸爸妈妈五体投地,因为他们对我很关心。
2. 我对我的偶像五体投地,他的音乐真的很棒。
3. 老师对学生的付出和努力非常敬佩,他们真的值得五体投地。
带五体投地字词语
带五体投地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