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七窍冒火
成语发音
qī qiào mào huǒ
成语含义
形容极度愤怒或激动。
成语解释
七窍,指人的七个窍,即双眼、双耳、鼻孔和口,表示人的七个出口。冒火,指火气冲天。七窍冒火形容人内心怒火激发,愤怒或激动到了极点。
使用场景
通常用来形容人因愤怒或激动而表现出的极度愤怒的情绪,可以用于生活中的各种场合,如工作场合、家庭纠纷等。
成语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叫杨修的人。杨修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官员,他因为一些事情得罪了曹魏的权臣司马懿,被司马懿刁难和打击。有一天,杨修在朝堂上受到了司马懿的冷嘲热讽,他内心愤怒到了极点,七窍冒火,*终导致他精神失常。从此以后,人们用“七窍冒火”来形容人的极度愤怒和激动。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七窍”和“冒火”两个词组成。
词语例句
1.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七窍都冒火了。
2. 她被老板训斥后,七窍都冒火了。
3. 看到不公正的事情发生,他的七窍都冒火了。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七窍”想象成一个有七个出口的容器,而“冒火”则表示容器中的火气冲天。可以通过想象一个愤怒的人,七个窍都冒着火焰来记忆这个成语。
成语延伸
可以学习其他含有“窍”和“火”的成语,如“火冒三丈”、“火烧眉毛”等,来进一步丰富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成语造句
1. 看到欺负小动物的人,我的七窍都冒火了。
2. 老师对我们的评分不公平,我内心的七窍都冒火了。
3. 面对社会不公正的现象,我的七窍都冒火了。
4. 看到污染环境的行为,我内心的七窍都冒火了。
5. 成年人:被欺骗了,我的七窍都冒火了。
带七窍冒火字词语
带七窍冒火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