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鼎足三分
成语发音
dǐng zú sān fēn
成语含义
指处于平衡状态下的三方势力,各自实力相当,难以分出胜负。
成语解释
成语“鼎足三分”源自《左传·昭公二十四年》。鼎是古代的一种炊具,三足鼎是古代帝王权力的象征,代表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成语中的“三分”指的是势均力敌的三方势力,彼此之间实力相当,难以分出胜负。形容局势紧张,势均力敌,争斗激烈。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政治、经济、体育等领域中的三方对峙或竞争,也可用于形容个人、团队或组织之间的平衡状态。
成语起源
《左传》是中国古代史书之一,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故事中的鼎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宝,代表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当时晋国内部出现了三个势力均衡的诸侯,相互之间势均力敌,无法分出胜负。因此,人们用“鼎足三分”来形容这种局面。
成语结构
主语+谓语+宾语
词语例句
1. 这场比赛中,两队实力相当,比分一直保持着鼎足三分的局面。
2. 这个市场上三家公司的竞争非常激烈,形成了鼎足三分的局面。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成古代的三足鼎,三个足部代表三方势力,形成了势均力敌的局面。
成语延伸
可以进一步了解《左传》中的其他成语和故事,深入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
成语造句
1. 班级里的三个小组实力相当,争夺冠军的比赛一直保持着鼎足三分的局面。
2. 足球比赛中,两支队伍实力相当,比分一直保持着鼎足三分的局面,非常激烈。
3. 政治课上,老师用“鼎足三分”这个成语来形容国际关系中的三方对峙,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这个概念。
带鼎足三分字词语
带鼎足三分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