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一夫当关
成语发音
yī fū dāng guān
成语含义
指一个人能够独自守住关口或阵地,抵挡敌人的进攻。
成语解释
成语“一夫当关”源自《左传·宣公十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原意是指只有一个人守住关口,无数敌人都无法攻破。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形容一个人勇敢、坚决地保卫某个阵地或事物。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个人在关键时刻毅然决然、勇敢坚守,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状态。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独自面对困难或挑战时的决心和勇气。
成语起源
成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故事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齐国的宣公带领齐军与楚军作战,楚军派出大将士孟尝君率领一支强大的队伍攻打齐军。宣公希望有人能够守住关口,阻止楚军的进攻。于是,他宣布,只要有人能够独自守住关口,就会授予他官职和财富。*终,只有一个叫做公孙何的士兵勇敢地站在关口,无惧楚军的进攻。楚军无法攻破关口,*终被击退。这个故事成为了“一夫当关”这个成语的典故。
成语结构
成语“一夫当关”的结构为“一夫+当关”,表示一个人能够独自守住关口。
词语例句
1. 在这次危机中,他展现出了一夫当关的英勇精神。
2. 他是一个敢于直面困难的人,总是能够一夫当关。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故事情节相关联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独自站在关口,勇敢地抵挡住无数敌人的进攻,表现出了一夫当关的精神。
成语延伸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勇敢、坚定相关的成语,如“舍生取义”、“不屈不挠”等。
成语造句
1. 我们要像一夫当关一样,坚持学习,不怕困难。
2. 他在比赛中表现出了一夫当关的精神,*终获得了冠军。
3. 面对挑战,我们要勇敢坚守,像一夫当关一样不退缩。
4. 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要具备一夫当关的决心和勇气,不怕失败。
带一夫当关字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