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莫衷一是
成语发音
mò zhōng yī shì
成语含义
形容事物的情况或观点多种多样,没有一个一致的结论或意见。
成语解释
莫衷一是指的是在讨论某个问题时,各方的意见不一,无法达成一致的结论。这个成语强调了不同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各异,不容易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讨论、争论或辩论时的情况,特别是在没有明确答案或各方意见分歧较大的情况下。
成语起源
《左传·哀公十四年》记载了这个成语的故事。公元前513年,鲁国的公子纠、公子归在讨论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公子纠主张依法治国,而公子归则主张依德治国。两人争论不休,*后无法达成一致的结论,于是有人用“莫衷一是”来形容他们的争论。
成语结构
莫衷一是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莫”意为“没有”,“衷”意为“内心”,“一”意为“一致”,“是”意为“是”。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没有一个内心一致的”。
词语例句
1. 这个问题很复杂,大家的意见都莫衷一是。
2. 在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时,大家的观点莫衷一是。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成语进行拆分记忆。莫衷一是可以拆分为“没有”、“内心”、“一致”、“是”,然后结合这些拆分的意思,形成一个整体的记忆。
成语延伸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众说纷纭”、“各执一词”等,来扩大对多样观点的理解和应用。
成语造句
1. 我们班讨论要去哪里郊游,大家的意见莫衷一是。
2. 在选班长的时候,同学们对候选人的评价莫衷一是。
3. 在辩论赛中,两队学生的观点莫衷一是,*后需要通过证据和逻辑来判断胜负。
4. 在研究生论文答辩时,评委们对论文的质量莫衷一是,需要通过讨论来决定是否通过。
带莫衷一是字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