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马毛蝟磔
成语发音
mǎ máo wèi zhé
成语含义
形容人的胆小怕事,没有勇气。
成语解释
马毛蝟磔是由“马毛”、“蝟”、“磔”三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马毛”指的是马的毛发,象征着细小而轻盈的东西;“蝟”是指刺猬,代表胆小怕事的形象;“磔”是指折磨、惩罚。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人胆小怕事,没有勇气面对困难和挑战。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缺乏勇气和决心,容易退缩或逃避。
成语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一位宰相杨国忠。杨国忠曾经在牛李园打猎时,发现一只刺猬,他想要捕捉它,但刺猬却卷起身子,使得他无法接近。于是,杨国忠命令手下的人用马的毛发将刺猬揪出来,然后用磔刑进行惩罚。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成语“马毛蝟磔”,用来形容胆小怕事的人。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三个词组成,分别是“马毛”、“蝟”和“磔”。
词语例句
1. 他是个马毛蝟磔的人,从来不敢面对困难。
2. 在关键时刻,他表现出了马毛蝟磔的性格,完全没有勇气去面对挑战。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像刺猬一样卷起身子,被人用马的毛发揪出来进行惩罚。
成语延伸
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其他描述胆小怕事的成语,如“胆小如鼠”、“胆小怕事”等。
成语造句
1. 他在班里是个马毛蝟磔,总是不敢参加课堂上的活动。
2. 我朋友是个马毛蝟磔,他连过马路都要很小心才敢走。
3. 有些人在面对考试时变得马毛蝟磔,完全失去了信心和勇气。
带马毛蝟磔字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