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意思、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怎么读

成语名字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成语发音

jìng ruò chǔ zǐ, dòng ruò tuō tù

成语含义

形容人或物在静止时像处子一样安静,一旦动起来就像脱兔一样迅速。

成语解释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平时非常安静沉稳,不动声色,但一旦需要行动起来,却迅速敏捷。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行动迅速而敏捷,也可以用来形容物体在静止和运动状态之间的转换。

成语起源

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王充传》:“天不可侮,地不可辱。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王充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学者,他在这句话中表达了对天地伟大不可侮辱的敬畏之情。

成语结构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结构是由两个对偶的词语组成,形象地描述了人或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表现。

词语例句

1. 他平时看起来很文静,但一旦比赛开始,他就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2. 这辆车停在那里静若处子,一踩油门就动若脱兔。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处子静静地坐在那里,突然一只脱兔从旁边跑过,形象地展示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成语延伸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和故事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成语造句

1. 他在课堂上静若处子,一听到下课铃就动若脱兔地跑出教室。

2. 他平时看起来很沉稳,但一旦比赛开始,他就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地奔向终点。

3. 她在面对考试时静若处子,一旦开始答题就动若脱兔地完成了所有题目。

带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字词语

带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字成语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上一字: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下一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