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负薪救火
成语发音
fù xīn jiù huǒ
成语含义
指一个人在危急关头,自己还面临困难,却仍然想办法救助别人。
成语解释
负薪救火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在面临困境时,仍然忘我地帮助他人,不顾自己的困难和危险。这个成语告诉我们,无论在何种困境下,都应该保持乐观、努力帮助他人,展现出真正的勇气和担当。
使用场景
负薪救火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困境中仍然积极向前,不顾自身利益,帮助他人的人。它可以用于表扬那些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人,也可以用来鼓励自己在困难时坚持帮助他人。
成语起源
负薪救火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孟尝君的官员,他为了救火,负着一捆薪木冲进了火海。由于他的勇敢行为,火势被扑灭了,但是孟尝君却因此受伤。这个故事表达了一个人为了救助他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
成语结构
负薪救火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负薪”表示背负着薪木,而“救火”表示救助火灾。
词语例句
1. 他在自己还面临困难的时候,却毫不犹豫地负薪救火,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2. 面对困境,我们要学会负薪救火,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自己背负着一捆薪木,冲进火海救火的情景来记忆这个成语。同时,可以将“负薪救火”与勇敢、无私奉献等词语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成语延伸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孟尝君的故事,以及其他与勇气、担当相关的成语,如“舍生忘死”、“舍己为人”等,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学习。
成语造句
1. 他在考试前还帮助我复习功课,真是负薪救火。
2. 面对同学的欺凌,他毫不退缩,负薪救火,保护了弱者。
3. 尽管他自己成绩不好,但他总是愿意帮助其他同学,真是负薪救火的表现。
带负薪救火字词语
带负薪救火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