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待理不理
成语发音
dài lǐ bù lǐ
成语含义
指对人或事物漠不关心,不予理睬或处理。
成语解释
待理不理是由“待理”和“不理”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待理是指等待处理,不理是指不理会、不关心。待理不理形容人对待他人或事物漠不关心,不予理睬或处理。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对待他人的态度冷漠或不关心,也可用于形容对事物不予理会或处理的态度。
成语起源
待理不理这个成语*早出现在元代王实甫所著的《西华山志》中。故事讲述了宋朝时,一个名叫杨洪的官员被派到西华山任职。杨洪到任后,对待来访的宾客态度冷淡,不予理睬。他的上司得知此事后,责令他改正。杨洪虽然改了一段时间,但*终又恢复了他的冷漠态度。因此,人们就用“待理不理”来形容对待他人冷漠的态度。
成语结构
待理不理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相对的词组成,表示对待他人冷漠的态度。
词语例句
1. 他对我的问题一直待理不理,让我感到很不舒服。
2. 她对自己的工作总是待理不理的,不关心也不认真处理。
记忆技巧
可以将待理不理的发音与“呆里呆里”相近,联想到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那里,对任何人和任何事情都不理不睬,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成语延伸
除了待理不理,还有许多与冷漠态度相关的成语,如漠不关心、冷眼旁观等。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成语,扩大对于冷漠态度的理解。
成语造句
1. 他们玩游戏时,我想加入他们,可他们一直待理不理的,不让我参加。
2. 老师一直讲课,我们有问题想问,可她待理不理的,完全不回应。
3. 班里有同学遇到困难,大家都待理不理的,没有人去帮助他。
带待理不理字词语
带待理不理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