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的意思、自相矛盾怎么读

自相矛盾的意思

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矛:古时用来进攻的锐器;盾:古时用来防身的盾牌。

出处:《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这些理论自相矛盾

正音:“相”,读作“xiāng”,不能读作“xiàng”。

辨形:“矛”,不能写作“予”、“茅”。

谜语: 1. 类 (谜底:自相矛盾) 2. 开封 (谜底:自相矛盾) 3. 尺短寸长 (谜底:自相矛盾)

故事: 战国时期,大思想家韩非子曾讲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见人推销他的矛是世界上*尖利的矛,没有穿不透的东西;一会又向人推销他的盾是世界上*坚硬的盾,没有什么东西能戳穿它。人群中有人问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他只好落荒而逃。

近义词:格格不入

反义词:天衣无缝、无懈可击、自圆其说

总结

自相矛盾,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zì xiāng máo dùn)。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自相矛盾意思是: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出自《韩非子・难一》。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带自相矛盾字词语

带自相矛盾字成语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上一字:一字褒贬
下一字:混淆是非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