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大意的意思
粗:粗疏。形容做事不细心;不谨慎;马马虎虎。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这是我粗心大意。我若不进去,他怎得出来?’”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考虑事情或做事方。
例子:做题时要认真审题而不可粗心大意。
正音:“粗”,读作“cū”,不能读作“chū”。
辨形:“意”,不能写作“义”。
辨析:“粗心大意”和“粗枝大叶”都有“做事不细心;马虎”的意思;有时可通用。但区别在于:①“粗心大意”是直陈性的;含贬义;“粗枝大叶”是比喻性的;是中性成语。②“粗心大意”还有失去警觉和警惕性的意思;“粗枝大叶”没有。③“粗枝大叶”可用来比喻不严密;不详细;“粗心大意”不能。④“粗心大意”一般程度较轻;多指不良的思想作风;使用范围较广;可用在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马马虎虎的表现;“粗枝大叶”所指的马虎程度较重;使用范围窄;多指工作作风不好。
近义词:粗枝大叶
反义词:小心翼翼、小心谨慎
总结
粗心大意,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cū xīn dà yì)。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粗心大意意思是:形容做事不细心;不谨慎;马马虎虎。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考虑事情或做事方。
带粗心大意字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