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必较

锱铢必较的意思、锱铢必较怎么读

锱铢必较的意思

锱:四分之一两;铢:二十四分之一两;二者是古代极小的计量单位。 一分一厘的钱或极小的事情都要计较。形容非常认真或非常小气。

出处:《荀子・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例子:1. 就是族中亲派,不论亲疏,但与他财利交往,锱铢必较,一些情面也没有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 )2. 南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3. 宋·陈文蔚《朱先生叙述》:“先生造理精微,见于处事,权衡轻重,锱铢必较。”4. 清·张廷玉等《明史·汤开远传》:“事急则钜万可捐,事平则铢必暇。”5. **《华盖集续编·厦门通信(三)》:“然而这里对于教员的薪水,有时是锱铢必较的,离开学校十来天也想扣。”

正音:“锱”,读作“zī”,不能读作“liú”。

辨析:“锱铢必较”与“斤斤计较”有别:“锱铢必较”侧重于形容计较财物;“斤斤计较”不限于形容计较财物。

近义词:斤斤计较、一毛不拔、锱铢较量

反义词:满不在乎、慷慨解囊、豁达大度

总结

锱铢必较,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zī zhū bì jiào)。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锱铢必较意思是: 一分一厘的钱或极小的事情都要计较。形容非常认真或非常小气。出自《荀子・富国》。一般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带锱铢必较字词语

带锱铢必较字成语

锱铢必较


上一字:巍冠博带
下一字:禹行舜趋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