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之真

庐山之真的意思、庐山之真怎么读

庐山之真的详细解释

【释义】

即“庐山真面目”。见“庐山真面目”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庐山真面目”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人在山中,难以窥得全面真貌。因此,宋代文人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诗,即是描写庐山的奇景。前两句写出了庐山群峰的千变万化,横看是连绵不绝的山岭,侧看又是陡然峭立的奇峰。随著观看山岭位置高、低、远、近的不同,看到的景色也随之而异。后两句则描述在庐山中,根本无法看清整个庐山的全貌。道出了人身在事物中,往往无法看清它的真相,暗喻“当局者迷”的意涵。后来“庐山真面目”就被用来比喻事物的真相或原本面目。如《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善作诗兮只一家,真属夫子自道;待野拙细细解出,方见庐山真面目也!”

【书证】

01.清・杲清曜〈青本刻聊斋志异例言〉:“兹刻悉仍原稿,庶几独得庐山之真。”

近义词:庐山真面目

总结

庐山之真,汉语成语,读音是(lú shān zhī zhēn)。庐山之真意思是:

带庐山之真字词语

带庐山之真字成语


上一字:碌碌无才
下一字:露水姻缘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