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书谱意思解释

《续书谱》,姜夔撰。是南宋众多书论重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论学术著作。在《续书谱》里,姜夔广泛吸取了北宋“尚意”书论的精髓,融汇,渗透入他的书法艺术观中,他对书法美学的理性思考和阐述,超凡脱俗,于平淡中颇兼真谛。姜夔在两宋书论发展史上可谓集大成者,就是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也是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大家。《续书谱》一卷,是继唐代大书论家孙过庭撰写的《书谱》而续作的。

全卷分总论、真书、用笔、草书、用笔、用墨、行书、临摹、方圆、向背、位置、疏密、风神、迟速、笔势、情性、血脉、书丹等十八则(另有燥润,劲媚两则,均有目无文。《佩文斋书画谱》收录此书时已经将这两则删去),共约三千四百余字,“颇造翰墨阃域”(《书史会要》卷六)从《续书谱》总体来看,姜夔较准确地把握了《书谱·序》的精髓,结合自己善书的切身体会,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对书法艺术创作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作了科学的,概括性的论述,特别是对孙过庭《书谱》中语焉不详之处,多有阐发,较孙氏之论更加剀切明白,更为后人所重。

《续书谱》一书,已收入《四库全书》艺术类中,《提要》云:「是编乃其论书之语,曰《续书谱》者,唐孙过庭先有《书谱》故也。」可知姜氏此书,乃进一步阐发《书谱》所述书法理论而有所研讨,议论精到,用志刻苦,素为书家所重。近人邓散木作《续书谱图解》,认为:「此乃书法学习必读。」有云:「姜白石的续书谱」,用通俗的散文格调,将《书谱序》的精意,归纳起来,作了具体介绍,再结合自己的实践,对真、行、草书的书写和学习方法、技巧以及用笔、用墨、结体、临摹等的各个方面,都做了科学分析,还举很多例子来作说明,说理浅显,不作高论,所以它不是空洞的理论文章,而是《书谱序》的注脚,又是《书谱序》的发展。」给予《续书谱》以充分的肯定。

《续书谱》的主要成就:

第一,在《续书谱》中,姜夔的书法美学观是很明确,肯定的,即是崇晋贬唐,反对“俗”书。姜夔认为唐人楷书,应规入矩,平正呆板,“科举习气”一派“俗”书面貌怎么能和魏晋书法匹敌呢?魏晋书法“潇洒纵横”顺乎自然,不拘平正,韵味无穷,表现出文人主体精神,气质,意趣,神彩的动人艺术形象。魏晋韵趣,是宋代“尚意”书论者所极力追求而欲达到的高境界,对于草书,也是如此。

第二,从“尚意”书法派生出的“风神论”:“情性论”是姜夔自己审美理想的直抒。姜夔曾说“风神洒落”,“风神萧散,下笔便当过人”等等。对于风神的内涵,他说:“风神者,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笔纸佳,四须险劲,五须高明,六须润泽,七须相背得宜,八须时出新意。”(《续书谱 风神》。姜夔首先把注意力集中于书家的人品因素上,“书如其人”,“论书及人”正是突出人的因素的。姜夔要求书法要充分体现出书家的艺术个性,他强调形态,精神,情感,意趣,百花齐放,各个不同。

第三,在《续书谱》里,姜夔对传统书法创作法做了比较系统的,进一步深入的探索,思考和总结,他清醒的认识到书法的法则,技巧对表现书法美也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虽然书法的法则,技巧是属于第二位的,特别是在宋代“尚意”书风盛行,中国古代书法已经由追求技巧的时代进入了超越技巧的时代。姜夔在“尊晋尚韵”的思想支配下,也在寻觅着适度表现那种贴近宋人的“古法”它是和唐人法度“异轨”的。姜夔对于用笔,解体等方面的精辟见解就是植根于古法的,这些对人是颇由启发和教益的。

带续书谱字词语

带续书谱字成语


上一字:书苑菁华
下一字:广川书跋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