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戏剧意思解释
挪威戏剧(Norwegian drama),挪威的早期戏剧不发达,而且很难和丹麦戏剧截然分开,因从1380年起,挪威实际上已沦为丹麦的附属国。据记载,挪威教会于1562年在教堂里上演过一部名为《亚当的堕落》的戏剧。挪威最早的一位重要戏剧家是L.霍尔堡(1684~1754)。1721年,他出任哥本哈根丹麦剧院的导演,直到1728年剧院关闭为止。他的大部分戏剧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共有30多部,其中许多讽刺喜剧在当时北欧以及德国、法国和荷兰都很流行。因此,霍尔堡被誉为挪威的莫里哀。
19世纪后半期,挪威戏剧得到重大发展。它的代表作家是H.易卜生和B.比昂松。他们都是在民族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开始戏剧创作的。1851年,小提琴家O.布尔(1810~1880)在卑尔根修建了第一所挪威剧院,并聘请易卜生担任剧院编导。易卜生是真正的挪威民族戏剧的创始人。1851~1857年,他在卑尔根剧院期间,写了一系列民族浪漫主义戏剧。1857年,易卜生从卑尔根到挪威首都克里斯蒂安尼亚的挪威剧院,担任导演工作。他不仅为挪威戏剧写下了最光辉的一页,同时为整个欧洲戏剧艺术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比昂松是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仅次于易卜生的挪威戏剧家。他于易卜生离职以后担任卑尔根剧院的导演工作,后来又在克里斯蒂安尼亚剧院任导演并创作剧本,为发展挪威的戏剧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易卜生和比昂松的戏剧创作完全改变了挪威戏剧的落后面貌,使它走在欧洲各国戏剧艺术的最前列。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值得注意的有剧作家兼导演G.海贝格(1857~1929)。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K.汉姆生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剧作家,但他的主要创作成就在小说方面。
1937年,著名的实验剧作家N.格里格写出一部史诗戏剧《失败》,有的评论家认为此剧对B.布莱希特产生过直接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映战时生活的剧本有诗人T.韦萨斯(1897~1970)的《最后通牒》、《晨风》(1947),T.埃加舍特尔(1886~1968)的《漫长的蜜月》(1949),H.海贝格(1904~?)的《追悼会》(1946)等。荒诞戏剧不大受挪威观众和剧作家的欢迎,但伯尔根的《解放那一天》(1963)却是一部荒诞戏剧。
20世纪50~60年代的最初几年,挪威戏剧没有重大发展。1965年,J.比耶恩波(1920~1977)将他的一部小说改编成音乐剧《祝贺生日》(1965),挪威戏剧又有了起色。在青年剧作家当中,A.霍姆(1949~)比较引人注目。
19世纪末挪威的剧院和演出事业也得到不断发展。1899年,首都奥斯陆的国家剧院建成,在戏剧演出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1948年,挪威成立了一个旅行剧团,它在传播挪威的戏剧文化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首都奥斯陆,除了挪威国家剧院以外,著名的剧院还有挪威剧院和人民剧院。挪威还于1953年建立了一所国立戏剧学校。1985年,挪威建成欧洲最现代化的戏剧中心之一。
半个多世纪以来,挪威的戏剧演出事业一直是在向前发展的。在演出剧目中,高质量的新剧作不多,易卜生的作品始终占有突出的地位。在一批导演当中,G.克利斯滕森和G.贡德尔森都享有较高的声誉。L.易卜生、E.海贝格、O.伊塞尼和森德尔兰等人都是比较优秀的演员。他们都为挪威戏剧演出事业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带挪威戏剧字词语
带挪威戏剧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