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形目意思解释
鲤形目(学名:Cypriniformes;carplikefishes),硬骨鱼纲辐鳍鱼亚纲的一目,也是现生淡水鱼类中最大的一目。包括有至少400个属和4250 个种。
概述
该目鱼类体前端4~5椎骨已特化与内耳联系,成韦伯氏器;口常能伸缩,无齿;头无鳞;无脂背鳍(少数鳅科鱼类例外);下咽骨镰刀状且有齿1~4行(双孔鲤科无齿;鳃膜条骨3;左右顶骨互连;有肌隔骨刺即肌间骨);有或无圆鳞;须有或无;终生不入海(仅雅罗鱼属有2种海边越冬索食)。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其次为北美洲、非洲及欧洲。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与马达加斯加岛均无。
鲤形目鱼类适应性很强:有耐非洲及东南亚热带高水温的鲃亚科鱼类,也有耐西伯利亚严寒的鮈属、属等;既有平原鱼类,又有能适应海拔高程5200米高寒山区的高原鳅属;有大型平原上层水域的鲢、鳙、鱤鱼等,也有体最长仅25毫米的小似鲴的;有鱤等大型凶猛肉食性鱼类,也有大型食浮游植物的鲢、食草的草鱼及食固着藻类的齐口裂腹鱼等;有在大水体急流中产大量浮性卵的四大家鱼——鲢 、鳙 、青(鱼)、草鱼,也有产沉粘性卵的鲤、鲫等。麦穗鱼喜将卵产在水下石、柱等硬物体上,鳑鲏亚科不仅雌鱼生殖期有伸出体外长的产卵管且还将卵产在蚌类体内免遭干死;裂腹鱼亚科鱼类和有些鲃亚科鱼类的卵有毒,食用时应防备。
鲤形目的自然分布主要在亚洲东南部﹐其次为北美洲﹑非洲及欧洲;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与马达加斯加岛均无。
鲤形目的起源时间据分子钟估计为白垩纪时期,起源中心被认为在亚洲;但化石记录目前只能追溯至始新世。
分类
本目可分成4个亚目共23科:
- 双孔鱼亚目 Gyrinocheiloidei
- 双孔鱼科 Gyrinocheilidae
- 亚口鱼亚目 Catostomoidei
- 亚口鱼科 Catostomidae
- 鳅亚目 Cobitoidei
- 颊须鳅科 Barbuccidae
- 蛇鳅科 Serpenticobitidae
- 沙鳅科 Botiidae
- 梵条鳅科 Vaillantellidae
- 鳅科 Cobitidae
- 爬鳅科 Balitoridae
- 腹吸鳅科 Gastromyzontidae
- 低唇鱼科 Ellopostomatidae
- 条鳅科 Nemacheilidae
- 鲤亚目 Cyprinoidei
- 鱊科 Acheilognathidae
- 鲤科 Cyprinidae
- 鿕科 Danionidae
带鲤形目字词语
带鲤形目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