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马竿意思解释
套马竿,游牧民族使用的牧业生产工具。是一种前端拴有套形绳索的木杆(见图)。又称套杆。蒙古语称兀兀儿合。据《元朝秘史》,13世纪初蒙古汗国建立前就出现这种工具,沿用至今。中国北方民族如蒙古、达斡尔、维吾尔、哈萨克等族,以及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南部草原、美国得克萨斯至加拿大的大草原及落基山脉等狩猎、牧业地区普遍使用。套马杆长约3米,由杆与套圈两部分组成。杆为坚韧的木质,套圈用羊毛或马鬃编结而成,也有的用坚实的皮条。它可使牧民在较远的距离外捕捉牲畜,同时也是驯马的重要工具。捕捉马匹时,牧民持杆冲入马群,看准目标,抖甩绳套,将马颈套住勒紧,并随马奔跑,直至马匹力竭驯服。有的地区,如阿拉善旗等用套马索,蒙古语称蔡拉木。全部用毛或鬃编成长长绳索,前端做成套形。套马者多技术娴熟,身强力壮。牧民以能套住并驯服烈马为荣。美国西部牛仔也以能熟练使用套索为绝技。
带套马竿字词语
带套马竿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