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意思解释
三界(拼音:sān jiè),葡萄牙语:Tridhātu),佛教术语。表明关于生存的3种境界观念。佛教认为有情众生在生死轮回过程中可能处在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这三个层次之一上。三界是据有情所造善、恶业及修不同定业所感苦、乐、色、无色等不同果报而建立的。《俱舍论》说,欲界为食欲淫欲很盛的众生所居。此界涵盖了地狱、饿鬼、畜生、天、人五道以及他们生存的器世间;色界,位于欲界之上,为离食欲与淫欲的众生所居。所居场所(器)及居者自身仍为色所属界——并未完全脱离色的质碍、变易等属性;无色界,在色界的上边,为无形色之众生所居。此界的有情已经克服了形质之色的有限性,他们的生存依据命根和众同分,即仅仅依赖生命和果报的共性观念而存在。
三界还有一个外面吗?没有!三界只是一个施设,是因为众生有三种大层次的境界,才叫做三界。不能像一般人那样想象:“这个是欲界,这个叫色界,这个叫无色界,出了三界的处所地方,这些叫做三界外的世界。”没有!根本没有三界外的世界,出三界时其实也没有地方可出,只是十八界的自己消失了,没三界外的世界存在,所以也没有一个我出到三界之外。所以出三界者,无三界可出。我们如果依照《金刚经》上的说法,可以这样来讲:“所谓出三界者,即非出三界,是名出三界。”“所谓亲证解脱者,即非亲证解脱,是名亲证解脱。”这就是《金刚经》法句中的真正意旨啊!
如果你跟我说:“我出三界了!”说是真正的出了三界,我告诉你:你还没有出三界。因为你的这个“我”还在嘛!“我”还在时候,一定还在三界中,最多就是住在无色界境界里面,绝不会超过无色界。当你出了三界的时候,实际上没有“我”出三界,而是自我灭失了,这样才是真正的出三界。所以,没有我出三界,才是真正的出三界。所以说:所谓出三界者,即非出三界,是名出三界。《金刚经》的真实义,就是在这样的智慧上而宣讲的。如果你确实证得如来藏了,你只要把这个道理套上去,《金刚经》随你怎么讲都通,般若的正法就是这样的!可是很多人不了解《金刚经》的真正意旨,而这样宣说:“当你出了三界的时候,不要执着出三界,那才叫做出三界。”错了!实际上没有任何的“我”出三界,所谓出三界是方便说。实际上则是:你把自我十八界的一一界都全部灭除以后,才是无余涅槃,才是真的出三界;但是这个时候,还有谁存在呢?没有了啊!因为十八界的“我”已经都不存在了啊!既然“我”都不存在了,还有什么苦作为“我”的所依呢?当然没有任何苦作你的所依啊!既然没有任何苦作你的所依,那不就是无余依涅槃?不就是真实的“无我”了吗?所以说“涅槃名为无我”。这就是《心经》所讲的出三界的生死啊!《心经密意》
带三界字词语
带三界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