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鉴意思解释
《宋文鉴》,中国北宋诗文总集。原名《皇朝文鉴》。吕祖谦奉宋孝宗之命编辑。
“所得文集凡八百”(吕乔年《太史成公编皇朝文鉴始末》),搜罗广博。共150卷,编为61类。一至十一卷,收赋80余篇;十二至三十卷,收各体诗(包括“骚”)约1 020篇;三十一至一五○卷,收文1 400多篇。所收诗文作者200多人。《宋文鉴》选入的诗文,在当时比较有代表性。大体说来,宋初“文人尚少,故所取稍宽”;宋仁宗以后,“文士辈出,故所取稍严”。“其人有闻于时而其文不为后进所诵习”,“亦搜求其文”;其人“不为清议所予,而其文自亦有可观”,亦“不以人废言”(吕乔年《太史成公编皇朝文鉴始末》)。选入的诗文中,有不少是为人传诵的好作品。其所依据的文集现多已失传,赖本书而得以保存一二。历代对此书都比较推崇,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记朱熹晚年语学者曰:“此书编次,篇篇有意。”刘炳《端平修补皇朝文鉴跋》说:“前辈之文,粹然出正。……此书会粹略尽,真足以鸣国家之盛。”叶適《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十八云:“一代之统纪略具焉。后世欲明吕氏之学者,宜于此求之矣。”
《皇朝文鉴》的刻本甚多,今存最早刻本为宋嘉泰四年新安郡斋刻本、宋麻沙刘将仕刻本(均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常见丛书本有《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
带宋文鉴字词语
带宋文鉴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