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齐斯河意思解释

额尔齐斯河(汉语拼音:E'erqisi He;俄语:Иртыш,蒙古语:Эрчис,哈萨克语:Ертiс;英语:Irtysh River),鄂毕河最大支流,亚洲重要的国际河流。上源由源出中国新疆境内阿尔泰山南坡的卡拉额尔齐斯河、布尔津河及哈巴河等一系列近于平行的支流汇合而成。在注入斋桑泊前又称黑额尔齐斯河。向西北流经哈萨克斯坦西部、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的鄂木斯克州及秋明州,在汉特–曼西斯克注入鄂毕河干流。河长4,248千米,流域面积164.3万平方千米。中国境内河段长633千米,流域面积5.7万平方千米,是中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也是新疆唯一的外流河。

上游为山地河流,布尔津以下河谷展宽。自斋桑泊至厄斯克门(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穿过鲁德内阿尔泰山区,谷深、流急,建有一系列梯级调蓄水库。塞米巴拉金斯克以下,流经西西伯利亚平原,河谷宽广(下游可达30千米),水流平缓。由于上中游流经荒漠、半荒漠和干草原地区,支流较少。

主要支流均位于中下游,如伊希姆河、托博尔河、孔达河及奥姆河等。河口处年平均流量2,830米3/秒(最大流量12,100米3/秒,最小297米3/秒),年平均径流量约950亿立方米。汛期下游为5~9月,上游为4~10月。结冰期从11月到翌年4月。

流域内铅、锌、铜、金、银、石油、天然气等矿藏和水力资源丰富。干流上建有厄斯克门(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布赫塔尔马及舒利宾斯克梯级水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33万千瓦、67.5万千瓦和135万千瓦。

干流在中国的布尔津以下均可通航。主要河港有:厄斯克门、塞米巴拉金斯克、巴甫洛达尔、鄂木斯克、托博尔斯克、汉特–曼西斯克等。从哈萨克斯坦巴甫洛达尔以南的耶尔马克建有额尔齐斯–卡拉干达运河,长458千米,1971年建成,设计引水量20亿立方米,规划最终将延伸到哈萨克斯坦中部的杰兹卡兹甘铜矿区。

带额尔齐斯河字词语

带额尔齐斯河字成语


上一字:浊水溪
下一字:伊犁河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