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枫意思解释

彭雪枫(汉语拼音:Peng Xuefeng;1907年9月9日-1944年9月11日),中国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原名修道。河南镇平人。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1925年在北京育德中学读书时,参加“五卅运动”,被选为该校学生自治会会长。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入北京汇文中学,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汇文中学支部书记,负责领导北京东城的学生运动。1927年春参加北京南苑农民暴动。后在北京、天津、烟台等地从事秘密革命活动。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彭雪枫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处长兼驻晋办事处主任。曾应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续范亭的邀请,到山西大学讲授《游击队政治工作教程》,指出到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的必要性,阐明游击队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任务、原则和内容,后由延安解放社印成单行本在各抗日根据地发行。1938年春调赴河南确山竹沟,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组织训练抗日武装。同年9月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挺进豫东敌后,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壮大抗日武装。

1944年8月,彭雪枫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向河南敌后进军的指示,指挥所部进行西进战役。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里庄指挥作战时牺牲,时年37岁。彭雪枫牺牲后,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在《哭彭八首》中深情地写道:“淮北哀音至,灯前意黯然。生平供追想,终夜不成眠。”“廿年老战士,今有几人存?新生千百万,浩荡慰英灵。”“尔我竟长别,多年患难同。我身惜后死,努力贯初衷。”

著有《游击战术》、《战略战术讲授提纲》、《游击队政治工作教程》等教材和《平原游击战的实际经验》等论文。亦有《彭雪枫书信日记选》行世。

1989年11月,经中央军委确定,33人被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的称号,1994年8月又确定增补3人,共计36人。其中有五位国家主要领导人,10位元帅,10位大将。有11人在新中国建立前献身。他们是: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林彪杨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东黄克诚
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叶挺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权彭雪枫罗炳辉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

带彭雪枫字词语

带彭雪枫字成语


上一字:宋时轮
下一字:王平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