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意思解释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由致病菌引起的泌尿系统炎症。简称尿感。包括膀胱炎及肾盂肾炎。细菌经尿道侵入膀胱引起膀胱炎,并可沿输尿管上行引起肾盂肾炎,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粪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偶有致病菌由血行或通过淋巴道或邻近器官侵入泌尿系统引起感染者。诱发尿路感染的因素有尿路梗阻(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导尿等器械检查、孕产期及分娩期、尿路畸形(多囊肾、输尿管畸形)、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病患者。尿感多见于女性,其主要临床表现为:①下尿路感染。膀胱炎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或脓尿。下腹膀胱区不适、隐疼,偶有发热、腰痛。尿检查可见中性白细胞增多。②上尿路感染。即急性肾盂肾炎,除有膀胱炎症状外,尚有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腰痛显著。常有血白细胞增多,一般血压正常,无浮肿,肾功能正常。慢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为乏力、轻度腰痛、夜尿增多、尿比重低、肾小管功能障碍,晚期有贫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尿少、浮肿及血压升高等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尿蛋白轻微,肌酐清除率降低,血Bun及Cr增高,可致死。急性尿感发作有发热、间歇脓尿及菌尿。发作期尿菌可获阳性结果,杆菌数≥105/毫升,球菌数为103/毫升。如尿菌培养阳性常因大量饮水后菌尿被稀释、用抗菌药后、间歇排菌及L型细菌所致。无症状性菌尿为隐匿型尿感,尿沉渣无异常,但尿菌阳性,常漏诊,病程迁延可导致肾功能损害。膀胱穿刺尿作尿菌培养结果最为可靠,优于导尿。白细胞尿有助于诊断,但需与由于结核、结石、肿瘤梗阻、间质性肾炎、肾小球肾炎所致之白细胞尿相鉴别。

尿道综合征又称无菌性尿频-排尿困难综合征。由衣原体等微生物引起者常有不洁性交史,尿沉渣中白细胞多,四环素治疗效果好;非微生物所致者,常有神经官能症表现,抗生素治疗无效,若按神经官能症治疗有时获效。

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是选择肾毒性小、血药浓度高的药物,参考药物敏感试验,尽可能单一、方便、短期用药,对病情复杂者可联合用药。对急性首发者可予单剂疗法,复方新诺明2克或氟哌酸0.6~0.8克顿服。 也可采用7~14天疗程的抗菌药,上述药物常规用量服用。有寒战、高热、重症者,可选用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或氨基甙类抗菌药肌注或静脉滴注,联合用药两周以观疗效,如仍无效可选强有力的抗菌药6周疗法。急性期过后改为低剂量长疗程抗菌药疗法,如每晚睡前服一剂抗菌药,半年至1年多可获效。此外对症支持疗法及病因治疗也至关重要。

带尿路感染字词语

带尿路感染字成语


上一字:泌尿系统结核
下一字:泌尿系统疾病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