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锅意思解释
电饭锅(汉语拼音:Dianfanguo;英语:electric rice cooker),利用电热烹饪食物的厨房电器。其工作温度大多在100℃左右,可进行蒸、煮、炖、煨、焖等。
发展
20世纪50年代起,电饭锅开始普及。80年代中期,装有微处理器的电子电饭锅开始投放市场,它能对烹饪的火力、温度、时间、升温模式诸要素进行程序控制,实现最佳烹饪效果。
分类
电饭锅按锅体结构分为组合式和整体式;按锅内压力分为低压式(0.04兆帕)、中压式(0.1兆帕)和高压式(0.15~0.2兆帕);按加热方式分为直接加热式和间接加热式。
组成
电饭锅一般由锅体、电热元件、控温和定时装置3部分组成:
①锅体。有内、外两层或内、中 、外3层。内锅体常以铝合金、搪瓷或不锈钢制作,其内表面涂聚四氟乙烯以防食物粘锅;外锅体一般用薄钢板制作,表面喷漆或涂搪,起安全防护和保温作用。三层锅体则在内外两层锅体间加一中锅体,形成蒸锅并起双重保温作用。
②电热元件。通常为金属管式,铸于铝质发热板内,热量经发热板均匀地加热内锅体底部。
③控温和定时装置。一般由限温器和恒温器组成。前者保证锅温不超过103±2℃,后者保证锅内食物煮熟后稳定在60~80℃。将盛好食物的内锅放至发热板上,使其底部与感温软磁铁贴合。按下开关,永久磁铁上升,其上方的软磁铁被永磁铁磁化并将其吸持在高点位置,同时带动内部杠杆动作,将电路上下触点接通,电热元件通电发热,锅内食物被加热升温。当内锅底温度达到103±2℃(软磁铁的居里温度)时,软磁铁失去磁性,永磁铁在重力及内部弹簧共同作用下从高点位置落下,并带动杠杆机构,使电路上、下触点脱离,电路断开,电热元件不再发热,达到限温目的。为使食物维持在适宜温度,设有小功率加热线路,用一个双金属片恒温器控制其工作温度。
带电饭锅字词语
带电饭锅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