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社意思解释

未名社,中国现代文学团体。1925年8月成立于北京。由鲁迅发起,成员为鲁迅、韦素园、韦丛芜、李霁野、台静农、曹靖华6人。“未名”是“还未想定名目”的意思。其时鲁迅正为北新书局编辑专收译文的《未名丛刊》,遂以“未名”为社名,丛刊改由未名社发行。未名社主办的《莽原》周刊,1925年4月24日创刊,由鲁迅主编,附《京报》发行,出至第32期休刊。1926年1月10日改为半月刊出版,由未名社发行,先后由鲁迅、韦素园主编,出至第48期停刊。1928年1月10日《未名》半月刊创刊,李霁野等编辑,1930年4月30日出至第2卷第9~12期合刊号后停刊。1931年春,未名社因经济困难和思想分歧,有结束之议,鲁迅遂声明退出。1933年春,该社在京、沪报纸刊登启事宣布“将未名社及未名社出版部名义取消”。

未名社活动以译介外国文学为主,兼及文学创作。翻译的作品以俄国、北欧各国、英国文学居多,又努力介绍苏联文学,如N.V.果戈理、F.M.陀思妥耶夫斯基、L.N.安德列耶夫、L.D.托洛茨基、I.G.爱伦堡等。该社还印行了《未名新集》,其中有韦丛芜的《君山》,台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鲁迅的《朝花夕拾》等。鲁迅评价未名社“是一个实地劳作,不尚叫嚣的小团体”(《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

带未名社字词语

带未名社字成语


上一字:南国社
下一字:沉钟社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