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学肄言意思解释

群学肄言》(The Study of Sociology),中国近代思想家严复翻译的社会学名著之一。原书系英国社会学家H. 斯宾塞所著的《社会学研究》。严复于1897年开始翻译,1898年在国闻报的旬刊《国闻汇编》上发表《砭愚》和《倡学》两篇,题为《劝学篇》,不久续载于《国闻报》,1902年全部译出。因严复不赞成日本用“社会”来译“society”,认为中国传统概念中的“群”字更接近西方的“society”作为一个社会集团而不是作为一个社会结构的概念,所以将全书以《群学肄言》为名,1903年由上海文明编译书局出版。1908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订正群学肄言》,1931年收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的“严译名著丛刊”。

该书是一部研究社会方法的著作,斯宾塞强调“以天演为宗”,应以生物学的规律来研究社会现象;提出社会变迁是在很长时期内发生的,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反对突变论。严复将原书中社会学研究的意义、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社会科学的性质、社会科学的困境、客观困难、主观理解力的障碍、主观情绪障碍、教育的偏见、爱国精神的偏见、阶级的偏见、政治的偏见、神学的偏见、智力训练、生物学上的准备、心理学上准备、总结分别译为砭愚、倡学、喻术、知难、物蔽、智絯、情瞀、学诐、国拘、流梏、政惑、教辟、缮性、宪生、述神、成章,共16章。其中“知难”一章述治理社会之难,一在物之难,二在心之难,三在心物对待之难,严复认为此章为全书的枢纽。严复认为,该书“实兼《大学》、《中庸》精义”,“斯宾塞此书,正不仅为群学导先路也”。《群学肄言》的翻译出版在中国士人中深受欢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当时的革新派和保守派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各自从该书中找到了理论依据,同时对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带群学肄言字词语

带群学肄言字成语


上一字:訄书
下一字:群学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