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意思解释
《京报》(汉语拼音:Jinɡ Bɑo;英语:Peking Press),中国北洋政府时期出版的进步报纸。1918年10月5日在北京创刊。日出对开4版。创办人兼社长邵飘萍。注重对政局、战局的报道和评述,讲求新闻的时间性,反帝反军阀的旗帜鲜明。
1919年曾因载文反对曹汝霖亲日卖国行为被查封。1920年9月7日复刊后,支持冯玉祥建立国民军,支持中苏建交,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称赞国共合作的南方革命政府“治绩为全国第一”。此外,还出过“列宁专刊”和“马克思纪念特刊”,并介绍社会主义理论。
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持论激烈,曾刊出“打倒‘外国强盗’帝国主义”的口号。所出副刊曾发表鲁迅的《可惨与可笑》、《如此讨赤》、《大衍发微》等文,对制造三一八惨案的皖系军阀进行猛烈抨击。此外所办《莽原》(鲁迅主编)、《京报》副刊(孙伏园主编)等23种副刊,深受读者欢迎,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
1926年4月,邵飘萍遭奉系军阀枪杀,被迫停刊。1928年6月,在邵夫人汤修慧主持下恢复出版。1937年7月终刊。
带京报字词语
带京报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