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意思解释
豆科(拼音:dòu kē;拉丁文:原名Leguminosae;现名Fabaceae),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中国植物志分类系统)的一科。乔木、灌木、亚灌木或草本,直立或攀援,常有能固氮的根瘤。叶常绿或落叶,通常互生,稀对生,常为一回或二回羽状复叶,少数为掌状复叶或3小叶、单小叶,或单叶,罕可变为叶状柄,叶具叶柄或无;托叶有或无,有时叶状或变为棘刺。花两性,稀单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通常排成总状花序、聚伞花序、穗状花序、头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被2轮;萼片(3-)5(6),分离或连合成管,有时二唇形,稀退化或消失;花瓣(0-)5(6),常与萼片的数目相等,稀较少或无,分离或连合成具花冠裂片的管,大小有时可不等,或有时构成蝶形花冠,近轴的(adaxil)1片称旗瓣,侧生的2片称翼瓣,远轴的(abaxil)2片常合生,称龙骨瓣,遮盖住雄蕊和雌蕊;雄蕊通常10枚,有时5枚或多数(含羞草亚科),分离或连合成管,单体或二体雄蕊,花药2室,纵裂或有时孔裂,花粉单粒或常联成复合花粉;雌蕊通常由单心皮所组成,稀较多且离生,子房上位,1室,基部常有柄或无,沿腹缝线具侧膜胎座,呸珠2至多颗,悬垂或上升,排成互生的2列,为横生、倒生或弯生的胚珠;花柱和柱头单一,顶生。果为荚果,形状种种,成熟后沿缝线开裂或不裂,或断裂成含单粒种子的荚节;种子通常具革质或有时膜质的种皮,生于长短不等的珠柄上,有时由珠柄形成一多少肉质的假种皮,胚大,内胚乳无或极薄。
约650属,18000种,广布于全世界。中国有172属,1485种,13亚种,153变种,16变型;各省区均有分布。
本科亦有不少植物学家将其分成3个独立的科,即含羞草科(Mimosaceae)、云实科(Caesalpiniaceae)和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Fabaceae),并认为和无患子科(Sapindaceae)、牛栓藤科(Connaraceae)或蔷薇科(Rosaceae)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据R. M. Polhill(1981)等人的观点,本科中云实亚科的 Gleditsia 类群比较原始,由此分化成2个基本类群:1. Dimorphandra 类群;2. Sclerolobium 类群。前者向含羞草亚科演进,后者向蝶形花亚科演进。
本科植物的化石在白垩纪已有记录。染色体基数:x=5-16, 18, 20, 21。
本科为被子植物中仅次于菊科及兰科的三个最大的科之一,分布极为广泛,生长环境各式各样,无论平原、高山、荒漠、森林、草原直至水域,几乎都可见到豆科植物的踪迹。
用途和价值
豆科植物用途之广不亚于禾本科。其种子常富含淀粉、蛋白质和油脂,是人类主要食品之一。农业上的豆类作物有:大豆、花生、蚕豆、豌豆、赤豆、绿豆、豇豆、菜豆、扁豆和木豆等;此外豆薯和粉葛的块状根茎含淀粉,供食用和药用。许多种类是优良的绿肥和牧草,如紫云英、南苜蓿、葫芦巴、田菁、鸡眼草、几种车轴草和几种草木犀。绿化造林树种有台湾相思、铁刀木、刺槐和几种合欢。优质材用树种有格木、降香檀、黑黄檀、花榈木、紫檀和顶果树等。久已被利用的药材有儿茶、番泻叶、甘草、黄芪、苦参、鸡血藤、降香和补骨脂,民间使用的草药则更多。有些种类的枝、干和树皮含单宁、树胶和染料,如金合欢属、合欢属和猴耳环属的一些种类树皮含单宁;树胶树脂类如柯柏胶为孪叶豆的树干流出的树脂,阿拉伯胶来自阿拉伯胶树的树皮,苦配巴香胶为苦配巴的心材中流出的油胶。含染料的有马棘、槐花、木蓝、苏木、染料木等,这些原料可用于医药、印染及鞣革工业。豆科中不少种类适于放养紫胶虫,所生产的紫胶用作电的绝缘体和漆的原料,常用的优良寄主树有铁刀木、南岭黄檀、黄檀、海南檀和木豆。还有些种类如毛鱼藤、厚果鸡血藤和猪腰豆,其根部和种子含鱼藤酮,为杀虫剂的原料。此外,田菁和瓜尔豆的种子胶,配制成水基压裂液,可增加含石油地层的渗透性,从而提高油井产油量。属观赏植物的有紫藤、香豌豆、凤凰木、金凤花和几种羊蹄甲等。
多数豆科植物的根受土壤中一种微生物的感染而形成根瘤,这些根瘤能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素,使之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硝酸盐,所以豆科植物对改良土壤、提高地力有良好的作用。
下级分类
中国植物志分类系统:
云实亚科 Caesalpinioideae
含羞草亚科 Mimosoideae
蝶形花亚科 Papilionoideae
分类系统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蔷薇目 Rosales
蔷薇亚目 Rosineae
豆科 Leguminosae
参考
植物·A、植物·B、植物·C、植物·D、植物·E、植物·F、植物·G、植物·H、植物·J、植物·K、植物·L、植物·M、植物·N、植物·O、植物·P、植物·Q、植物·R、植物·S、植物·T、植物·W、植物·X、植物·Y、植物·Z
带豆科字词语
带豆科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