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法意思解释
草原法( grassland law),调整因保护、管理、利用和建设草原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立法目的是为了保护、管理、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现代畜牧业,使草原更好地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由于草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放牧牛羊、提供肉奶产品等多种生态及经济功能和效益,因此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草原立法。德国早在1929年就制定了《草原控制法》,美国在1934年制定了《泰勒放牧法》,日本于1950年颁布了《草地法》。
中国的草原资源保护法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其他法律中的一些草原保护条款以及一些地方性的草原法规所组成。1985年6月18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由总则、草原权属、规划、建设、利用、保护、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等9章共75条组成。主要规定了国家对草原实行科学规划、全面保护、重点建设、合理利用的方针和基本原则,草原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草原权属纠纷的处理,草原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草原规划的编制、批准和效力,草原调查和统计制度,草原生产、生态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发展草原建设的鼓励措施,保障草原合理利用的制度和措施,保护草原、防治草原退化、病虫害、鼠害和草原火灾的制度与措施,加强草原执法和监督的措施,违反草原法的法律责任等。此法是中国保护草原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
带草原法字词语
带草原法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