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佺期

概况介绍

唐朝著名诗人。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县)人。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善为文,尤长于七律,与宋之问齐名,时称“沈宋”,为武则天、唐中宗时著名宫廷文人。武则天时,官通事舍人、给事人、考功员外郎等职。和宋之问等谄事则天宠臣张易之。中宗复位后,因贪赃和谄事张易之,被放逐灌州,又迁台州录事参军事。后得召见,拜为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官至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他的诗多为点缀升平的应制之作,有齐梁遗风,浮华靡丽,思想价值不高。他长于七言,总结了六朝以来的宫体诗的形式,吸取其创作经验,上承王、杨,确立了律诗的形式。他的《杂诗》、《独不见》、《夜宿七盘岭》等诗尚写得感情真挚动人,他的七律《古意》则标志着律诗的成熟与定型。《全唐诗》存录其诗3卷,《全唐文》存录其文6篇。

带沈佺期字词语

带沈佺期字成语


上一字:招讨使
下一字:桂林戍卒起义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