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籴

概况介绍

即官府出钱,百姓出粮食,两相商量价钱即是“和”,双方都认为价钱合理,官方把粮买走即“籴”。而在执行过程中,则是官府向百姓强制征购,成为一种变相的赋税。和籴粮食作为军粮最早出现于北魏,唐朝建立后,沿袭了这种制度。开始时,和籴还给一些钱,称偿值,但到后来则一文不给,百姓不卖,则鞭挞强买,并令百姓无代价地运送缴纳。白居易说:府县把和籴“散配户人,促立税限,严加征催,苟有稽迟,则被追捉,迫蹙鞭挞,甚于赋税。号为和籴,其实害人。”

带和籴字词语

带和籴字成语


上一字:元朝的“食盐法”和“行盐地”
下一字:单行法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