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概况介绍
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以笔名行。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入江南水师学堂。1902年留学日本,先学医,后转志于文学,图改变国民精神。1907年起,撰文介绍西方进步思想学说,旋参加光复会。1909年(宣统元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民国后,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兼佥事,制定注音字母方案,开展通俗教育,参与筹创京师图书馆和历史博物馆。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后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1920年在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兼课,讲授中国小说史等课程。翌年发表《阿Q正传》。1923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呐喊》,以尖锐、泼辣、生动的战斗风格,批判封建礼教,保卫和发展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在1925年至1926年的反帝爱国斗争中勇于站在前列,因而遭北洋军阀政府通缉,南下执教于厦门大学。1927年就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与广州的共产党组织发生联系。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愤而辞职。同年10月赴上海,在文学论争中认真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并用很大精力翻译文艺理论著作。1930年起,先后参加发起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左联常务委员、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上海分会执行委员,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和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积极参加营救共产党人的活动,并写了大量战斗杂文。1934年坚持中国语文的改革和文艺大众化的方向,奋起参加粉碎反动派文化“围剿”的斗争。1936年左联解散后,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积极参加与促进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同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一生著译约千万字,编为《鲁迅全集》,部分著作以五十多种语言文字在国外出版。带鲁迅字词语
带鲁迅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