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
概况介绍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冬,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率军南下,击败唐将封常清,进入洛阳,安禄山自称“雄武皇帝”,建国号“燕”。次年,安禄山军击败唐将哥舒翰,占据潼关,唐玄宗闻讯仓惶逃往四川。同时安禄山部将史思明也占有河北十三郡地。肃宗李享至德二年(757)正月,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在洛阳所杀,长安、洛阳相继为唐将郭子仪等所收复,安庆绪败退邺郡(今河南安阳)。乾元二年(759),史思明在救援安庆绪之后,将安庆绪杀死,并其众,回到范阳自称“应天皇帝”,并再度南下洛阳。上元二年(761),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其军实力大减。次年,唐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广德元年初,被其部将李怀仙诱杀于范阳城东。李怀仙,田承嗣、张忠志等相继降唐,至此安史之乱才告平定,首尾共九年。安史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并使唐朝由盛而衰。后来由于地方割据势力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带安史之乱字词语
带安史之乱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