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嘉淦
概况介绍
字锡公,山西兴县人。孙嘉淦幼年家境贫苦,在农耕之余读书。康熙五十二年(1713)成进士,授检讨。雍正帝初即位,命诸臣皆得上疏议论朝政。孙嘉淦上疏陈述三项建议:一、皇帝要亲骨肉兄弟;二、停止捐官的制度;三、停止在西北用兵。雍正帝虽认为他狂妄,但也佩服他的胆量,提升他为国子监司业。雍正六年(1728)代理顺天府府尹,后历任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并兼吏部侍郎。乾隆帝即位后,任孙嘉淦为都察院左都御史,仍兼职吏部。他上疏建议乾隆帝要谨小慎微,不要自以为是。乾隆帝接受他的建议,并向大臣宣示。乾隆元年(1736)孙嘉淦任直隶(今河北省)总督。当时京都一带严禁民间酿酒,因私自酿酒而犯法者甚多。孙嘉淦上疏提出,他上任一月来,即抓获私自酿酒的人犯三百余人。酿造烧酒用高梁、谷糠为原料,并不影响百姓的口粮需求,反而可以增加收入。现行的禁止酿酒的法令只会滋扰百姓。他上疏后,清廷的禁令逐渐放宽。后清廷又命他兼管直隶河工。他疏濬了海河上游的各条水流,在静海附近开凿引河,使入海之路畅通,又使永定河改归故道。对水利上的政绩显著。乾隆五年(1740),调任湖广总督。他认为苗民之所以经常反抗官府,是由于地方上的武官欺凌苗民所造成的。过去治理苗民的官吏,既不爱护苗民,又不能约束自己的下属。等到酿成事端,又只是对苗民进行镇压。他在苗民聚集地区推行一种由苗民自己治理的做法。乾隆九年(1744),任宗人府府丞。次年,任左副都御史。后又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乾隆十八年(1753)死,谥号文定。孙嘉淦居官清正,常以不骄、不争等律己自戒。他以直谏闻名于时。带孙嘉淦字词语
带孙嘉淦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