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谋篡

概况介绍

桓温谋篡是东晋时发生的一次大臣谋篡事件。桓温在第三次北伐前后,已发展到想篡权称帝。他对同僚说“做人如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他想借北伐立功,提高威望,然后篡位,但结果北伐失败,威信下降。371年,他把司马弈废为海西公,另立简文帝司马昱。政由己出,并大肆清除异已,诛杀庾倩、殷涓、曹秀等人,一度还想杀谢安和王坦之,因惮其声望而止。桓温使用这种方法,虽然重振了威势,但也失去了人心。简文帝怕自己被废忧愤而死。简文帝病重时,立遗诏要太子司马曜即位。司马昱做了只两年傀儡皇帝就病死了。桓温本指望简文帝临终禅位于己,或仿周公摄政,谁知遗诏只是将国事委之于桓温,如诸葛武侯、王导丞相故事。桓温大失所望,心怀怨恨。晋孝武帝司马曜即位,召桓温入朝主政。桓温回京,百官战慑,内外怀惧。但此时桓温因患病,只好回镇所姑孰,从此再也未能起来。桓温病中仍暗示朝廷加封九锡。谢安、王坦之知其病笃,故意拖着不办,结果桓温至死也没能得到九锡。373年,桓温病死,篡权野心未能实现。桓温死后追赠丞相,谥宣武。后其子桓玄篡晋,追尊为宣武皇帝。桓温活着未能做成皇帝,死后却托儿子的福过了一把皇帝瘾。

带桓温谋篡字词语

带桓温谋篡字成语


上一字:清官包拯
下一字:马邑之谋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