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
概况介绍
字齐于,一字大可,号初睛,一号秋睛,又以郡望为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萧山(今浙江萧山县)人。是清初著名的经学家和诗人。毛奇龄幼时,由母亲口授经书,能过目成诵。入塾就读,聪明好学,二十岁以前即补诸生,陈子龙称其文为“才子之文”。顺治三年(1646),在江南参加毛有伦的抗清义军,因得罪方国安、马士英,被迫逃走。隐居山中。后来有人继续陷害他,他只好改名换姓,逃离外乡。在山东、河南、湖北一带亡命,多次绝处逢生。因此改名为甡。甡者,生而又生也。在亡命途中,曾赴原吏部郎张新标的曲江园中秋会。醉后赋言歌行《明河篇》六百余言,很快传遍淮阴。后又到禹县,住在故怀庆王的白云楼,因作《白云楼歌》,北京伎馆酒楼争相传唱。仇家得之,又加构害,他逃到嵩山,躲藏在道士土室中。康熙初,他受施闰章的邀请,到江西白露州书院讲学。康熙十七年(1678),毛奇龄被推荐应试博学鸿词科,中二等,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康熙二十四年(1685)充会试同考官,不入,告假回乡,不复出,闭门著书,晚年居杭州昭庆寺,与朱彝尊为邻,共商学术。康熙五十五年卒。终年九十四岁。毛奇龄在经学和文学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著有《西河合集》,其中经集五十一种,影响较大的有《春秋毛氏传》、《仲氏易》、《诗传诗论驳议》、《四书剩言》、《经问》等。《四库全书》收入他的著作达四十多种。他反对宋儒空谈义理,以考据治经。但恃才傲士,对顾炎武等人均有所轻视,并在《经问》一书中,多有驳斥。他的诗集有五十四卷,有人评其诗是以沈宋之法,行温李之词,专尚奇丽。他的词以小令为佳,近人邵瑞彭评其词“风格在晚唐之上”。带毛奇龄字词语
带毛奇龄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