诎是什么意思 诎的解释、诎怎么读

拼音:qū

部首:讠

笔划:7

五笔输入法:ybmh

基本解释

(詘)

弯曲:诘诎(同“诘屈”)。“诎五指而顿之”。

屈服,折服:“公输盘诎”。

嘴笨:“辩于心而诎于口”。

戛然而止的样子:“扣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

尽,穷:“其兵不诎”。

短缩。

姓。

笔画数:7;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52252

详细解释

【形】

(形声。从言,出声。本义:言语钝拙)

同本义〖stutter〗

诎,辞塞。——《广韵》

诎,字从言,当与吃同意。——《说文通训定声》

公输盘诎。——《墨子·公输》

轻财重士,辩于心而诎于口。——《史记·李斯列传》

尽,穷尽〖exhausted〗

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管子》

理诎势穷。——清·林则徐文

声音戛然而止貌〖suddenly-mute〗

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礼记》。孔颖达疏:“诎谓止绝也。”

【动】

通“屈”。弯曲〖bend〗

诎,屈也。——《广雅·释诂一》

诎五指而顿之。——《荀子·劝学》

诎要桡腘。——《荀子·富国》

诎右臂支船。——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诎伸(诎申。弯曲与伸直);诎曲(诎折。弯曲);诎体(弯曲肢体);诎膝(下跪);诎柔(屈曲柔弱)

屈服〖yield〗

然而敌国不待试而诎。——《荀子·议兵》

诎敌国。——《战国策·秦策一》

又如:诎意(屈就);诎志(曲意迁就);诎服(屈服)

屈辱;冤屈〖humiliate;wrong〗

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吕氏春秋·壅塞》

又如:诎身(降低身分,屈己下人);诎辱(委屈和耻辱);诎容(屈辱容忍);诎节(降低身分,降心相从)

通“黜”(chu)。贬退〖demote;oust;relegate〗

彼公仲者,秦势能诎之。——《战国策·韩策三》

可谓能诎免变化以致之。——《说苑·敬慎》

通“讫”。止〖complete;beover〗

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礼记·聘义》

带诎字词语

诎组词 诎字组词

带诎字成语

聱牙诎曲 诎要桡腘 诘诎聱牙 诎寸信尺 诎要桡膎 诎膝请和 诎寸伸尺 时诎举赢


上一字:
下一字:

相关汉字笔顺: